期刊信息
 

刊名:制导与引信
主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第802研究所
ISSN:1671-0576
CN:31-1373/TN
语言:中文
周期:季刊
期刊分类:武器工业与军事技术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制导与引信论文投稿(空空导弹的点火就几秒钟

来源:制导与引信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12月07日 05:38:4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大多数空空导弹都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 整个点火过程短则几秒,长则20秒左右,而导弹飞行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无动力飞行。 那么,如何追踪随时都能机动飞行的战斗机呢? 1、 制导与

大多数空空导弹都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 整个点火过程短则几秒,长则20秒左右,而导弹飞行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无动力飞行。 那么,如何追踪随时都能机动飞行的战斗机呢?

制导与引信论文投稿,空空导弹的点火就几秒钟?

大多数空空导弹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 整个点火过程短则几秒,长则20秒左右,但导弹飞行的大部分时间实际上是无动力飞行。 那么,他们是如何追踪随时都能机动飞行的战斗机的呢? 首先,让我来说明一下空空导弹的射程。 例如,我国的PL-12、PL-15远程空空导弹,网络上总是传言他们的射程达到150公里,有的甚至达到200公里的射程。 美国的AIM-120D射程也在150公里左右,感觉非常牛b轰鸣,但防空导弹的射程是恶作剧。 因为根本上有空空导弹一半射程后的动力

目前,大多数空空导弹都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时间也在几秒~20秒左右。 例如,AIM-9X响尾蛇导弹的火箭发动机工作时间只有6秒左右,强大的推进力可以使导弹达到3~4马赫的速度,之后变成无动力飞行。 因此,格斗弹的射程通常在50公里以上,但对目标造成致命威胁的实际上只有20~30公里左右,甚至更远也是如此

另一方面,目前流行的超视距攻击的中程空空导弹大多进行两次双脉冲点火,即火箭发动机点火。 例如,AIM-120空空导弹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工作时间约为20秒,发射后10秒,导弹在接近目标的末端再次点火10秒钟即可工作,如果在此提高导弹的速度和机动性,目标攻击成功率将大幅增加。

当然攻击有很多技巧性的东西。 例如,战斗机战斗并不是比想象中发现目标就马上锁定导弹发射。 战斗机事先调整到占据有利位置,迅速上升,将战斗机的速度加速到高亚音速乃至超音速,然后发射导弹。 这样导弹就具有更大的势能和初始速度,导弹点火后再次快速上升,在攻击末端从高处俯冲获得较大的速度和动能,可以有效提高机动能力。 攻击目标的成功率有几个。 如果末端速度不足,动能不足,就没有攻击目标的能力,人在巨大的机动转弯中落在了后面。

因此,对空导弹的发射距离也有一定的讲究,防止末端动力不足而无法攻击目标。 也就是导弹的“无法逃脱的包线”。 他和对方战斗机的飞行姿态也有一定的关联。 例如,双方战斗机相对飞来飞去、追尾,无法逃脱的包络是不同的,但一般的超视距中程导弹具有足够的动力,能够杀死对方的不可逃脱区域约为50公里。 只有射程的1/3。 之后对战斗机的威胁也越来越小,一般超过80~90公里左右对战斗机的威胁几乎为零

近10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空空导弹的红外制导头和雷达制导头技术变得非常先进,10年前的红外制导头也许在今天就像儿童玩具一样,导弹的制导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以空空导弹的小型尺寸、更强的飞行适应能力、更大的动力推进比率为荣,现代空战导弹在速度和机动性上甩掉了战斗机的几条街。 目前,由于人的容错能力限制,战斗机最多只能承受9G的最大机动载荷,而空战导弹可以轻松实现40G以上的机动容错能力。 如果对方的战斗机在无法逃脱的范围内,如果对方发射导弹的话,几乎有99%的概率被击落。 这就是隐形飞机大摇大摆的原因。 既然无法避免导弹的追击,使用“我能看到你,但你看不到我”的把戏是生存之道。

制导与引信论文投稿空空导弹的点火就几秒钟

引信专业就业前景?

就业前景很好。

国家和省市各级信息产业、财政和金融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管理的关系日益紧密,融合不断,引用技术已经并将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

围绕引用系统规划、开发与管理、信息产业管理、系统仿真与知识管理等内容的这一研究方向一直是重点研究领域,需要大量的专家。

制导按信号来源分什么基本类型?

不同感应信号源的基本类型有有源寻北、半感应寻北和无源寻北

制导与控制考研方向有哪些?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根据学校设置分为电子方面和航天方面。 电子包括通信、电子科学与技术、双控、测控等。 宇宙飞行的话是航空宇宙技术、飞机设计等。 毕业生可以在航天、航空、航海等领域国家各军事部门和包括各种相关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和生产部门,从事探测引导和控制技术及相关技术方面的分析、研究和设计工作。

文章来源:《制导与引信》 网址: http://www.zdyyxzz.cn/zonghexinwen/2022/1207/479.html

上一篇:“五治五比”强作风丨大数据“精准制导” 助力
下一篇:制导与引信cscd期刊目录(制导与引信cscd期刊目录

制导与引信投稿 | 制导与引信编辑部| 制导与引信版面费 | 制导与引信论文发表 | 制导与引信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制导与引信》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