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制导与引信
主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第802研究所
ISSN:1671-0576
CN:31-1373/TN
语言:中文
周期:季刊
期刊分类:武器工业与军事技术
国产电磁炮自从已经上舰测试的消息曝光以来,不少网友关心这款武器的研制进度。最近有官媒暗示,我国新型电磁炮即将量产,其进度已经超过美国。
已经解决了舰艇对新式主炮的供电问题,电磁炮研制进展迅速,很可能会安装在055驱逐舰改良型上,射程达到200公里。这款最新电磁武器对“耐强磁场环境和强冲击环境”有特殊要求,而为其专门研发的“直流有刷电机”具备启动响应速度快、运行平稳、控制精度高等特点,已能完全满足需要。
同时就在5月底,搭载电磁炮的海军936号坦克登陆舰再次出现在负责改装舰艇的造船厂码头。因此,的电磁炮技术已成熟,很可能会超越美国率先装备海军舰艇。
前一段时间的电磁炮照片的曝光引发了世界的广泛关注,电磁炮上舰也使得在电磁炮方面已经摆脱了理论验证和室内静态实验阶段,正式向现实阶段靠拢,那么电磁炮的原理是什么?电磁炮有哪些种类?电磁炮为什么难以进入军事领域,有哪些困境?
我们来一一分析一下。电磁炮是利用电磁发射技术制成的一种先进动能杀伤武器。与传统大炮将火药燃气压力作用于弹丸不同,电磁炮是利用电磁系统中电磁场产生的洛伦兹力来对金属炮弹进行加速,使其达到打击目标所需的动能,与传统的火药推动的大炮,电磁炮使用的力量可大大提高弹丸的速度和射程。电磁炮分为如下几种:线圈炮、轨道炮、电热炮和重接炮。其中线圈炮又称交流同轴线圈炮,由加速线圈和弹丸线圈构成。
当它通入交变电流(或者利用直流电进行RC震荡)时,产生的交变磁场就会在弹丸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加速线圈电流的磁场互相作用,产生电磁场力,使弹丸加速运动并发射出去。
而轨道炮由法国人维勒鲁伯于1920年发明,是利用轨道电流间相互作用的安培力把弹丸发射出去。它由两条平行的长直导轨组成,导轨间放置一质量较小的滑块作为弹丸。当两轨接入电源时,强大的电流从一导轨流入,经滑块从另一导轨流回时,在两导轨平面间产生强磁场,通电流的滑块在安培力的作用下,弹丸会以很大的速度(理论上可以到达亚光速)射出。
从目前可以公开的图片来看,的电磁炮的炮管短小并且炮管为圆形,但是其口径和炮塔极大,并且近日爆出电磁炮的所属舰船是登陆舰。
众所周知,登陆舰巨大的船舱可以给电力设备进行保存工作,并且电力设备应该以大容量电容为主。所以笔者大胆猜测:应该属于电磁线圈炮或者是电磁轨道炮这一类型的电磁炮。一旦海试成功,将会为国产武器系统带来革命性的成果。
从应用远景来看,电磁炮可以攻陆、反舰、防空、反导和反卫星,并且因为初速快、射程远和打击猛而必然会成为新一代海军主战舰载武器。
由于电磁炮拥有较高的初速和较远的射程,在海基反导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此外美军原本还计划用电磁炮代替“密集阵”近防系统,也就是说一门电磁炮可以代替传统的主炮加近防系统;而随着电磁炮技术的成熟,其炮弹的射程未来可能会达到200至300公里,实际上已经超过了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反舰导弹的射程,电磁炮很有可能成为改变未来海战作战模式的武器系统之一,美国在提出电磁炮概念的时候,就一直雄心勃勃。比如我们的055大驱未来会配合电磁炮将成为海战利器。
用这种炮弹进行拦截导弹和飞机效果比我国现在用的30毫米穿甲弹还强数倍。穿甲弹打穿导弹弹体,利用弹头穿过弹体沿途破坏导弹内部设备,假如穿甲弹未能打中导弹主要部分,拦截效果大打折扣,现在我国近防炮需要加大射速,保证短时间内有多发炮弹命中目标,造成大破坏。而只需一发电磁炮弹击中导弹表面后马上破碎,巨大的动能传递到导弹弹体,足可以把导弹打成两截甚至打碎。
现在我国电磁炮已经上舰测试,适配电磁炮的炮弹也将会出现。电磁炮不仅发射制导类炮弹用于远距离打击,还能发射像本文描述易碎型炮弹用于防空反导和破坏建筑。未来我国海军装备电磁炮后,火力打击能力将极大增强,犹如战列舰的重炮一样,威慑四海。
谢邀,还真不行。
先看航母,内部其实都是分割成若干小段的舱室,同时有一个很重要的词汇叫做“损管”,说全了就是“舰艇损害管制”。
这是一个在一艘军舰制造设计之初就会考虑的问题,而且在军舰的真正运营上也有很大的一部分作业是围绕着“损管”来完成的。
文章来源:《制导与引信》 网址: http://www.zdyyxzz.cn/zonghexinwen/2022/1209/480.html
制导与引信投稿 | 制导与引信编辑部| 制导与引信版面费 | 制导与引信论文发表 | 制导与引信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制导与引信》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